村网通总站 驾游村 131487.nync.com 欢迎您!
悠悠驾遊伴白云
―――临城赵庄乡驾遊古村落随笔
在我市的临城县西部,有一个驾遊村,这个村子是由驾遊村、范家庄、驾遊寺三个自然村组成,全村有人口一千多人,有一万亩的山场,村里的人都是以传统农业和林果业为生。
驾遊村保留着大片的传统民居,以平檐式建筑为多,门楼上还有精美的砖雕和木雕,房子的窗户上有好看的花窗棂;这里的民居是依地势而建,当地人他们的院子都属于正偏结构,就是有主院和偏院;主院偏院都是平房,这是驾遊村民宅建筑的最大的特色。另外驾遊村民宅建筑前低后高。符合中国传统风水上说的“前低后高,子孙英豪”的说法。
来过驾遊村的人都会被这里风光所吸引,从村子向西行即可到莲花山山口。莲花山风景优美、以“古树、险崖、山泉、奇溪”著称,每年到春夏秋三季这里气候宜人,冬季时节冰瀑景观更为奇特,莲花山峰峦叠嶂、沟壑曲折,山沟内流水潺潺,沟上坡陡地势起伏,到处是古柏苍松。
在驾遊村有莲花山,来到莲花山不能不看莲花池,莲花池位于白云寺沟头,由南池和北池组成,南池为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有二千多平米,在南池的不远还有一个小池,当地人称为北池;莲花池的来历已经无从考证,当地的文献志书也没有记载,相传在唐代时这里山泉汇积在一起,积水为潭并生长了大片的莲花,而后成为驾遊村和白云寺的一大景观。
莲花山有茂密的森林,现有数百年以上的古树数百棵,这些古树千姿百态,蔚为奇观,这些“活的文物”历经沧桑,幸存至今,更使你在这里感受到空气的清新;莲花山的海拔500-1200米之间,相对高度420-700米,主要由一些浅变质岩、板岩、变质安山岩组成,因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多种奇特地貌,坚硬砂岩形成高耸的峰顶尖刀的梁脊,其中不少形态各异,生动有趣的造型地貌,被命名的数十处,如在海拔1005米处有一老虎槽峰,峰尖有一很大的石槽,槽中清水终年不干,如此高度为何不干,这还是一个谜。所以当你来到这里,你可以登山、可以赏石、闲暇时间听老乡说这里的传说,更可以领略这里的乡村风情。
说到这里的乡情民俗,有着许多美丽、奇妙的故事和传说,如:“白云寺的由来”“莲花池的传说”“牛和老虎的故事”“寺中的懒和尚”“南寨的由来”“大王庙的由来”等等,这些都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。
相传:在驾遊村有一刘老汉,当地人都叫他为刘二,老汉平日没有什么事,就给人放牛。有一日,刘二把牛放在山上,就去树荫下观山看景,过了很长时间刘二看到牛身上的毛全湿了,一开始刘二想必是露水把牛打湿了的原故,也没有在意;到了第二天他发现牛的身上还是湿淋淋的,第三天如是,这样刘二就越来越奇怪了,心想这么干燥的天牛身上怎么会被露水打湿呢?
当再去放牛的时候,刘二就没有到树荫下去观山景了,而去跟着牛屁股后看开牛景了。牛在前面走,刘二在后面悄悄的跟着,悄悄地在一边观看牛的动静,发现牛水草不沾却一直顺沟向上走,而且是牛越走越快,当牛走到窟窿沟的时候,牛停留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牛哞哞的叫了几声,就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叫声,紧接着一只猛虎从莲花岭上窜下来,牛虎见面分外眼红,牛一改以往的善良,不甘示弱的和老虎打斗在了一起,直打的牛身上大汗淋淋,疲惫而归,一连数日都是如此,后来刘二想了一办法,给牛打了两只锋利的尖刀装在了牛的牛角上,次日一大早,和昨日一样黄牛的叫声又一次引来了猛虎,黄牛低头向老虎冲去,尖刀扎向了老虎的前胸,老虎倒在血泊之中,刘二把虎皮剥下来贴在了石头上,第二天照常把牛放到山中,可到天黑时牛也没有回来,刘二就顺路去找,发现牛竟然把贴在石头上虎皮当成猛虎,一头撞给死了。这就是当地“牛虎相斗,一碰两伤”的故事,这个传说也叫牛和老虎的故事。
说到驾遊村,首先要谈谈这个村子的历史与文化。
传说在最早的时候,战国时期有位大将名叫黄飞虎,起义受挫在白云寺西 “石梯沟”的半山腰建立了一座山寨,此处地势险要,沟深坡陡,南寨寨中有水,易守难功是个很好军事要地,黄飞虎和部下住了下来,也为当地人办了许多好事,后来人们为纪念他还建了一座大王庙,很多年过去了,寨子里的人为了生活方便走下山来建了一个小村,这可能就是村子的来历吧。
有老人说,在唐代时村子叫挟扭村,有个化缘的和尚来到这里,看到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,就留恋起来不走了,便在村子的附近建立一个寺院,后来人们把这个寺院叫挟扭寺,考证这个历史不知是发生在何年何月事,在北宋时期,宋徽宗赵佶来到挟扭村,看到一朵朵白云从寺中升起,于是把挟扭寺改为白云寺,挟扭村也因皇帝的驾临而改为驾遊村。
皇帝来过的寺院就有了灵气,白云寺也就成了临城县的一大名寺,驾遊村和白云寺也就一天天兴旺起来。
从遗留下来的文物看,这个驾遊村确实很古老,白云寺内还有用着天历元年(1328年十二月十五日)的名号的碑刻《开山历代主持鉴公和尚塔铭》,也就是这一年的九月十八未时在安徽凤阳出生了一个娃,这个娃就是后来明太祖朱元璋。白云寺到清代以后,经过了多次的修建,而在1701年时,也就是清康熙四十年,白云寺进行了一次重建,寺院落成后还立了一块名为《重建白云寺记碑》石碑,碑文说:临城“邑之西七十里有寺名曰白云寺,西禅寺之下院也,地属挟扭村。(寺)其前则两涧缠绕迢递而环抱,其后三峰并峙,俨然立屏,其间有时白云呈祥若隐若现,茂林山鸟,种种幽奇,口上绝巅,又有莲花池水从上而注下,诚登临之胜慨也。”清嘉庆二年(1797年)白云寺又加以修缮,也立了一块叫《重兴白云寺碑记》,据碑文上可以知道白云寺的具体位置和基本情况,“即修此禅堂六间,凡佛殿僧房未及数载焕然更新,屡次所买山场地土约周围三十余里,”“寺四至北至、南至岭分水为界,西至莲花池岭为界,东至骛立凸十字为界”。
白云寺座落在一个叫九龙口的地方,北、西、南三面为山,白云寺周边的高百米的绝壁上有三崖“大腰崖、瞻拜崖和掌坡崖,三崖的地势异常险峻,人行其上确有华山路险之感。除了三崖,从山崖石缝中流出了细细的溪流,形成多处山泉,主要的有三泉“净水泉、屈龙泉和柳泉”;这三泉也是泜河的源头之一,由于植被茂密,雨后涵养水分充足,且山体结构多为变质岩,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,因此形成“三泉”。“三崖”和“三泉”都是驾遊村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看点。为此,当你行走在山崖之上,观山之险,来到白云寺旁,可以在潺潺的流水中,古树下、花丛间,为你增添了无限的山野情趣。
驾遊村不仅风光好,还有好的革命传统,抗日战争时期,寺院的和尚和驾遊村的青壮年积极参加革命,年老的僧人利用山上的草药帮助八路军救治伤员,本村因参加抗日人员较多,后改为“独立营”“区干队”,因枪支弹药少,在赵家沟一带曾是129师的根据地,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从湖北兵工厂调来技术人员,从周边村找来能工巧匠利用寺院为兵工厂开始制造手枪、步枪石雷等,寺院的和尚就为兵工厂烧火、做饭,给兵工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在沟头山腰海拔1080米处有一天然洞室,当地传说是八路军兵工厂的遗址、小锣圈和长沟有八路军储存粮食的仓库遗址。
驾遊村是一个民俗村、乡艺活动丰富多彩。每年正月有秧歌、跑黑驴、舞龙等传统乡艺表演有“抢面灯、老鼠娶亲日”等传统节日,农历正月十五晚上,村民用蒸熟的黍子面捏成各种形状的灯盏(俗称粘面灯),插上灯捻,填上豆油或香油,点着后放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,村里的儿童成群结队到各家将熄的面灯“偷”去,据说“偷”的越多越好,待到第二天早上烤柏棂火时,烧着吃,可以祛病消灾,保佑一年健康。除此之外,驾遊村还有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如:树编、草编、石雕等。
古村落,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反映,记载了劳动人民的社会活动,也见证了经济、社会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进程,驾遊村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子,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。
分享:
7
喜欢
0
赠金笔
阅读(1345)┊ 评论 (18)┊ 收藏(0) ┊转载(6) ┊ 喜欢▼ ┊打印┊举报
已投稿到: |
---|
前一篇:邢台古村落之二:由留村与邢台路氏
后一篇:邢台古村落之四:山口文化与尧山
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白话心灵”由“葱姜园子”加为精华博文!
挺好,就是有些照片打不开,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邢台博客圈”由“山甸玉驹”加为精华博文!
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中年人生圈”由“龙哥”加为精华博文!
此文已被【邢台这片天博客圈】重点保护!“融心、睿智、容天下,邢台这片天有你天更蓝” 邢台是我家,爱护靠大家!
来看望博主了,别忘了回访啊!
恭喜!您这篇博文在圈子“佛教书画艺术圈”由“中国桥西”加为精华博文!
﹖﹖☆☆薪浪博客評論機
薪浪博客漫游機
ヾヾ需要者聯喺q:『7﹎8﹎1﹎9﹎5﹎4﹎2﹎6﹎5』
真想去一游啊。村中小芳
lo
看了你对顺德路打通的意见,很是反感,文革的几个破房子,还有就是羊市街大概不到几百平米的解放前的破房子,都非常分散不成规模,你懂什么叫文物吗?马路街车流的压力就因为几间破房子吗,
顺德路不打通简直是谬论,社会发展应该顺应人民需要。生活在那里的市民多希望改善居住环境,偌大南城区现在是一盘死棋,你去看看有多少地方由于交通原因闲置,相反打通顺德路会更好保护、弘扬邢台历史文化,就现在不改造的现状只能烂下去,旧象你的身体里有一块烂肉,没有畅通的渠道怎么清除?
几张破图片忽悠外地人,别来啊一来就上当
我听说过,邢台邢台没事别来不是挨宰就是上断头台。多恐怖呀
刘老师的文笔带出的是丰厚的里文化底蕴,字字实在,比我的那个要厚重多啦。
对不起,错了,是“历史文化底蕴”。
错啦,是“历史文化底蕴”》
你的驾游绿意葱茏。我冬游驾游,风韵独特。只是太脏,包括英谈。与邯郸的古村落相比,脏使之逊色不少。您能否发声给旅游部门施加些影响?谢谢。
发评论
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
按住左边滑块,拖动完成上方拼图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。
< 前一篇邢台古村落之二:由留村与邢台路氏
后一篇 >邢台古村落之四:山口文化与尧山